【「錄取不報到」是誰的錯?】

2012032315:40
 
一位從事招募的朋友因為心情不好,找我「喝咖啡‧聊是非」。
 
他們公司一個「重要主管空缺」很難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位適合的,求職者竟然「錄取不報到」,害他為此被上級主管責備。我覺得這種事情,應該每家公司、每一週都會發生,為何這次這麼煞有其事阿。原來,他們公司正好要組織調整,想等調整完,再讓該員報到,整個過程耗時了兩個月,報到前幾天,公司接到「求職者」通知,說他錄取了別家公司,不報到了。(公司覺得等這位新人兩個月,又要重來,很氣。)
 
聽完他的敘述,我確認兩件事,一是「錄取至報到需時兩個月,是求職者要求的嗎」,不是。二是「求職者有提出任何例外的要求嗎」,沒有。
 
顧不得他心情不好,我對他說,這位「求職者」似乎沒有做錯什麼事耶,「求職者」可以同時被兩家公司錄取吧(某個程度,證明你選到的是「搶手的人才」),如果「錄取不報到」是一種「錯」,那麼,「搶手的優秀人才」則無論如何都必定要得罪一家公司。就像男女朋友還沒「正式交往」前,多認識一些異性朋友,不算「錯」事吧。
 
除非,「求職者」提了種種「例外的要求」,公司也為他調整了,或是「不事先通知」,只要不是這兩種情況,「錄取不報到」這件事,個人認為不能完全怪罪「求職者」。
 
建議人資夥伴換成以下思維,「錄取」前,是「資方權益」,「資方」有權多找人來面試,無論跟任何「求職者」談得再怎麼愉快,都可以再多看一些人,面試方式也多可以要求筆試、口試、初試、複試、甚至要求實習一天都可,「資方」想怎麼操「求職者」都行,「錄取」簽核前,「資方」手上如果有好幾個可錄用名單,「資方」就會選「資歷高、薪資低」的錄用,這段過程中,也偶有遺憾。(例如,2-3位都非常合適,無奈職缺只有一個。)
 
「錄取」後到「報到」前的這段時間,是「勞方權益」,「求職者」有權多面試幾家企業,「報到」前,「求職者」如果錄取好幾家公司,他就會選「公司前景好、薪資高」的公司就職。相信,如果「求職者」是自己的弟弟、妹妹,我們也會這樣告訴他吧。
 

所以,「錄取不報到」究竟是誰的錯?個人不認為用「對」「錯」去說,應該就是一種「緣份不到的美麗遺憾」吧。
 
我又要強調一下,這種「緣份說」,並不是要我們「消極」面對「錄取不報到」,身為人資工作者,我們可以思考「加快任用簽核流程」、「縮短錄取至報到的時間」、「合理檢討公司薪酬競爭力」、「關懷未報到新人」、「重點職缺不限週一報到」等等工作來降低「錄取不報到」的比例,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本文不再深入探討(或許另文討論),本文只強調,對這樣的事情,真的可以不用「動氣」,而是可以「淡定」以對。
 
【結語】

淡定,是一個中國常用的形容詞,大意是說,遇事沉穩中又積極果斷、行事放鬆自如又從容冷靜、對人對事不急不躁也不溫不火。
 
上網查「淡定」兩字時,搜到一則有趣的故事:「淡定」是一種境界。凡事能淡定從容,絕非易事。北宋蘇軾對此極為推崇。一天,他茅塞頓開,悟出「八風吹不動」,非常滿意。忙遣書童把字送到江對岸的老和尚那裡指正。老和尚看後,在下面寫了一個「屁」字。蘇軾不由惱火,過江來評理。老和尚一笑,又添幾字,成了「一屁過江來」。你看,爭強好勝的蘇軾在「淡定」上就差老和尚一截。
 
個人滿喜歡「淡定」這個詞,這兩個字給人感覺不卑不亢、從容優雅,這邊所謂的「淡定」,並非無為地放任,而是不需動氣,理性地思考問題,多多學習控制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本文想說的結語很簡單,如果我們的情緒會被「求職者」、「新進人員」所左右,試問,未來如何處理更困難的人事談判?


以上轉貼欣賞~
 


 


  •   smh 於 2012-03-23 20:42 1F
  • 是呀!誰的錯?若我是求職者要我等兩個月公司重整,那這兩個月薪資誰了...公司若重人才何不請他先上班培訓人才,薪資照付才不會人才流失...簡言之...公司太會算了...如果真如此計較....就不要太早徵人,有實力、能力的人才是不等人的.........
  • 版主於 2012-03-23 23:15 回覆
    美惠晚安~

    對啊~求職的人如果是個好人才,有實力有能力,

    人家才不會一直空等公司的回應,有好的公司早就趕快去了~

    美惠今天好嗎?天氣變冷要注意保暖ㄜ~祝妳一夜好眠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