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好,還是女兒好?

2011020810:00

昨晚參加老婆加菲貓的同學餐會,原則上是攜伴參加,可是這一次諸多同學中,只有我一位「伴」參加;加菲貓覺得很有面子,我卻覺得孤單。每次聚會談「家常」,男士們總是沒有插話的餘地;或許是這個原因,參「伴」逐年減少?既然來了,聽聽她們在講些什麼,增長些見識!她們先是談到「少子化」的問題,據說最近十年來,日本人口每年約減少 50 萬人,再加上「高齡化社會」,非常不利日本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資源的分配。目前在台灣,好像也有這種趨勢。

加菲貓這班的同學中,大部份當老師,她們紛紛指出,從近年來「班上人數越來越少」早已看出「少子化」的現象。後來繼續談到目前「學生素質越來越差」、「課業範圍越來越雜」、「老師管教越來越難」、「家長要求越來越多」 …,幾乎個個滿腹牢騷。


試想連老師們都如此鬱卒,相信學生和家長們也一定有好多苦水要吐;究竟這十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政策」出了什麼問題?總分 19 分就可以「考」上大學,這個「台灣奇蹟」,說不定早已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之中 …
正當大家因教育感到無奈而陷於低潮時,加菲貓突然提出一個問題「兒子好,還是女兒好?」之後,大家眼睛一亮,個個顯得精神抖擻,整個氣氛變得輕鬆、活潑多了!
一位有四個女兒的同學說:
當然是女兒好!每逢過年過節是她最快樂的日子;女兒們總是攜家帶眷回來看她,家裡的氣氛好溫馨、熱鬧!到了周末或假日,女婿們都會輪流開車來接兩佬和他們一起到郊外去踏青。女兒們幾乎每天都有電話來。
一位有兩個兒子的同學說:
她雖沒有女兒,卻贊成女兒比較好!想起她和老公標會、賣房子,千辛萬苦供兩個兒子送出國唸書,完成學業。可是他們在美、加成家立業以後,除了婚禮見過面以後,再也沒有什麼連絡了,平常連個電話都沒有,真的非常痛心和難過 …
另一位同學接著說:
不和妳連絡算是幸運的了,妳應該感謝主!我有位朋友的兒子在國外定居十多年,在一家美國大銀行工作,但從來不曾和家裡連絡過。直到去年爆發「次貸風暴」,因失業繳不起房貸,終於有了連絡。原來以為只是「救急」,如今演變成「救窮」,害得兩佬每月得按時幫兒子繳房貸,現在還包括生活費!眼看「老本」一天天減少。
(大家都猜,她講的那位朋友的兒子,可能就是自己的兒子,只是不好意思說。感嘆「天下父母心」,只要是為兒女,都願意無怨、無悔的付出!)
一位家裡開公司的同學說:
她有一男一女,女兒嫁到高雄不常回來,不過每個禮拜至少有一兩通電話。而讓她生氣的是,她那個科技新貴的兒子,自成家定居新竹以後,有太太就忘了娘;要不是她主動打電話給兒子,幾乎都忘了老媽的存在。相較之下,覺得還是女兒好!
一位銀行退休的同學說:
她兒子在軍中服務,每個月都會固定寄 10,000 元回家,錢雖不多,但表示還滿有孝心的。她把這些錢都存了起來,打算以後找機會還給他。她是這些同學中,少數覺得兒子好的人!
另一位同學接著說:
像這樣的孩子己經不多了!說真的,現在為人父母的,那裡會期寄望子女回報多少,只要能把父母放在心上,已相當難得了。以前對父母講求「孝順」,現代的子女在「孝」的方面還算做到,例如生日、母親節、父親節,他們多少有所表示;至於「順」的方面,那就不必太奢望;他們總是和你的意見相左,甚至認為你觀念跟不上時代,氣得你半死 …
就像這樣,你一句、我一句的,竟談了近兩個小時,範圍是愈拉愈廣,著實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要不是有位同學的老公己來到餐廳門口 call 她,大家準談得沒完沒了!
這次餐會,最讓我覺得「不虛此行」的是,她們在結束前,為「兒子好,還是女兒好?」做了一個很有「創意」的結論:

有兒子、女兒都「好」,但其差別是:
有女兒,「好」幸福;
有兒子,「好」自為之!
以上轉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