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死亡,才能活得灑脫自在
愈常接觸死亡,對死亡的恐懼愈低
我長年直接或間接觀察工作上頻繁接觸死亡的人,
例如醫護人員、葬儀社業者、殯儀館與火葬場的職員、
驗屍的法醫及檢察官等,
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
愈常有機會接近死亡的人,就愈不怕死!
若從年齡上來看,
活得愈老則經歷親友死亡就愈多,
所以愈年長的人應當愈不怕死,
西方有許多學者也同意這點,
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
且發現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會隨年齡而降低,
同時對於死亡的接受度也會提高。
高齡者比中年人和年輕人較常想到死亡,
但死亡焦慮卻較低,
高齡者若對過去的經歷較少遺憾、
對未來的期望較少失落,
並且對死亡的議題有深入的思考與接觸,
則死亡焦慮較低。
八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可不帶恐懼地接受死亡,
因為對他們來說,
死亡不再是遙遠的或抽象的東西。
我的家人在因緣際會下,
自一九九九年開始經營禮儀社。
禮儀社的從業人員經常往來醫院、
火葬場、殯儀館、太平間與靈堂等處所,
甚至必須直接面對遺體、碰觸遺體。
我問他們會不會恐懼?
他們都說不會,除了習以為常之外,
他們覺得只要心念正直,恭敬地面對往生者,
甚至將往生者當作自己親友來服務,
就沒有什麼好懼怕的了。
這些常接觸死亡並且看盡各種死相的人,
似乎比常人更有機會練就無懼死亡的心。
死亡教育的緣起與必要
很多人怕看到有關死亡的象徵,
例如怕到醫院、怕進殯儀館、怕參加告別式、
怕經過墓園,或是忌諱談到死亡的話題。
一個人愈恐懼死亡、抗拒死亡、愈遠離死亡、
愈不去碰觸死亡的議題,
對死亡的恐懼與負面的想像將愈難消除。
只要不願意去面對死、認識死、透視死、接受死,
死亡就會變成緊箍咒,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能循序漸進地學習面對死亡、談論死亡,
或許對死亡的恐懼會慢慢從心中淡去。
國內許多研究也證實,
接觸死亡的經驗與死亡教育大多能減少對死亡的恐懼,
讓人產生正面的態度,或提高對死亡的接受度。
例如,在家中談論死亡情形愈公開自然者,
較不害怕死亡,也較能坦然面對;
曾接觸重病者的大學生,
其死亡恐懼比沒有接觸的學生低;
有接觸意外死亡和接觸重病者的國小教師,
其死亡焦慮比沒有此經驗的老師低;
當然,曾接受死亡教育課程的人,
對死亡較不會恐懼,對死亡的接受度會提高,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死隨念:常常把死亡放在心上
在初期佛教的修行法門中,有所謂的十隨念,
其中一個叫作「死隨念」,
意思是隨時隨地都把死亡放在心上,
甚至感覺到死亡就在呼吸間。
很多人嚮往自在的人生,但若無法將死亡看開,
也很難自在得起來。
所以,本章的標題是將「死」
跟「活得灑脫自在」連結在一起,
如果能常把死亡放在心上,
成為習慣之後,就能活得灑脫自在了。
不過一開始練習死隨念時,
的確很難平心靜氣,想到自己死或家人死,
還是會依依不捨、難過、沮喪,甚至驚恐。
但請試著以正向思考的角度來練習、練習、再練習,
就會感受到死隨念的許多好處。
會變的是正常,不變的是無常
世間中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亦即「無常」。
撇開自殺式的死亡不談,死亡確實是很難預料,
也很難左右的。
我們無法說:「他是我心愛的兒子,我不准他死!」
因為地震來了、山崩來了、車禍發生了,
他就是走了,就連吃顆魚丸,也可能會噎死!
當家人往生,
我們常會忍不住說: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他不能死、也不應該死!」
但這種抗拒無常的反應,只會苦上加苦,
無助於我們接受死亡的事實。
死亡已經發生了,不得不接受,
不接受的話,只有加倍受苦。
聽起來很殘忍,但確實如此。
怎麼辦呢?學會接受吧!
「接受死亡」
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心量,也是一種智慧,
可以透過學習而獲得。
隨時將死亡放在心上,
是一個很好的下手處。
即使我們不願想到死,但在這世界上,
確實天天都有人死。
有聚就有散,有來就有去,有生就有死,
這是自然的生命現象。
如果把全世界的人都當作自己的親戚朋友,
又假設我們能接收到全世界老病死的訊息,
那麼你每一秒都會接到全球的親友們正在老、
正在病、正在死的通知。
如此一想,就會驚覺老病死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今天有沒有家人死?
有啊!凍死的、氣死的、意外死的、
病死的、淹死的、電死的、睡死的、
燒死的、被槍殺死的,還有笑死的、爽死的 ..。
所以,你的親人還健在是「無常」,
也就是說不確定明天他們是否還活著;
親人離世了是「正常」,
因為死亡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
因此,以平常心看待死亡,
把意外死亡、天災人禍放在心上,
就不會覺得意外是不平常、不應該的!
本文摘錄自:
《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
10堂教你瀟灑活著、充滿勇氣的生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