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週刊」第1482期刊登一篇「中國廉價遊體驗」。作者5月參加江南黃山烏鎮九天遊,總體印象是雖然每天有購物,但導遊並不勉強,最大問題是旅遊的時間花在參觀購物商店上,遊客疲於奔命。今年7月再參加了「江南八天廉價遊」,對文中描述頗多同感,但該文對購物環節著墨不多,事實上,廉價遊的中心主題就是購物。筆者把自己在購買珍珠的經歷與「世界週刊」的讀者分享。
購物的鋪墊
我和妻趁上海探親之便,順道參加八天廉價遊。一路上,住的都是號稱五星級或準五星級的賓館。我不是評定賓館星級的專家,但所住的賓館基本能達到四星級水準。全陪小劉,話語並不很多,但是簡單明瞭,辦事精幹。每到一地,還會有一個當地的地陪加入我們這個46人的旅遊團隊。
俗話說,每個行業的人都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導遊當然也不例外。小劉的風格是直截了當的:「這個旅遊團的團費便宜是不用說了。但費用都是各地商鋪贊助的,希望大家踴躍購物」。
比較厲害的是N市導遊老黃。他自稱在大學當老師,因為領導特別重視我們這個團,這才把他抽調過來當導遊。他的口才極其了得,滿車的人都被他逗得前俯後仰。他先說了一個帶團買桃子的故事,講完後開始教我們識別玉器的知識,並且把自己佩戴的玻璃種玉珮傳給每個人看。據他說,這塊玉價值20萬,是父親送給他的。因為玉的價值不菲,大家在傳看時都是小心有加,生怕不慎失手摔破了。
回到賓館一想,老黃實在是推銷高手。他要推銷的是玉器,因此,他先把自己打扮成高校教師子樹立權威;繼之,又把所謂價值20萬的玻璃種玉珮傳送給大家看,樹立起大家對玉價的一個心理價位。而關於帶團買桃子的故事也不僅僅是逗人發笑而已,那是在為大家製造一個花錢的動機和理由。
老黃的推銷技術很有成效。團裡好些人都買了玉鐲玉珮。同桌吃飯的一對夫婦祖籍江西,2007年技術移民到了加拿大,是赴加以後第一次回國。在購物的氣氛下,先是先生花4萬元為太太買了一個玉鐲,接著太太心裡過意不去,又為先生花1萬5000元買了一個玉珮,把身上信用卡的額度都刷爆了。在飯桌上,夫婦倆頗有些懊惱自己的衝動。我趕緊勸導他們:「戴玉飾講究的是一個緣分,你們買下了這個玉鐲和玉珮,買的就是一個『緣』字。」他們回報以感激的一笑。
我個人的感覺是:購物和不購物的差別還是有的。我是一個素食者,太太怕我路上吃不習慣,提前和導遊說了一聲,於是第一天,我就享受了另加兩盤蔬菜的待遇。由於第一天我沒有購物,第二天待遇下降到了一盤。第二天我還是沒有購物,於是第三天就沒有另加蔬菜的待遇了。盡管太太和導遊又重提過一次,但是餐桌上沒有出現任何的改變。我告訴太太,我們沒有購物,不要再去提要求了。
唉,為了餐桌上重見另加的蔬菜,我要購物!
買珠
購物真正動機當然不是蔬菜,過幾天就是太太生日,總要買些什麼表心意。旅遊品商店的東西當然會貴一些,但是只要心情好,買得貴一些也算不了什麼。按照旅遊的安排,到了產珍珠的W市以後,我們將會去參觀一個淡水珍珠養殖場,那麼,就買珍珠吧。
地陪小姐是小王,據小王講,珍珠的尺寸大小很有講究,大於12mm的才稱得上「珠寶」,而要長到這麼大,成長期一般都得有三、五十年。珍珠的顏色也有講究,白色的最為常見,黑色的少見些,最少見也最為稀有的是金黃色珍珠,它的生長概率約為10萬分之一。我在心裡飛快地做著算術,那豈不是極其珍貴了!
看來還是給太太買一顆12mm以上的黑珍珠吧,我在心裡暗暗盤算。但是問題來了:我隨身攜帶的錢數不夠。我知道自己有衝動消費的毛病,出發前特意把信用卡留在家裡,隨身僅帶了不到1萬元現金。我把情況跟小王說了,小王笑著說不要緊,你們這些人都有很好的信用,如果看中了什麼,先讓全陪導遊刷卡墊付,過後把錢打到她的卡上就行。
說是淡水珍珠養殖基地,實際上我們去的是一家規模不小的珍珠飾品商店,門前掛著「x省放心消費示範單位」的牌子。店的前面部分賣一些普通的珍珠飾品,小王把我們直接引到了店的後進,那裡賣一些顆粒較大的「珍品」。說是「珍品」,價值當然不菲,標牌上的標價動輒就是十幾萬。
售貨小姐把我和太太圍成了兩堆。三、四個售貨小姐不斷地從櫃臺裡把那些「珍品」取出來,讓我挑選。我看中了一粒12mm以上的黑色珍珠,她們的開價是2萬,地陪小王也湊過來看了一下,說如果能夠以1萬5000元的價錢買下,還是挺值的。我說我只想出價1萬,於是,小姐搬來了店堂經理。
經理姓張,身材有一米八以上,理了個很精神的平頭,腰板筆挺,一看就是在部隊上受過訓練的。張經理說一萬五吧,我回說一萬二吧,張經理猶豫了一下,伸出手來,我也伸出手去,於是,兩個男人在30秒之內做成了這筆買賣。
太太事前並不知道我想給她買珍珠作為生日禮物,有些愕然,但是意外才是驚喜麼,接下來的幾分鐘內,太太開始喜滋滋地挑選隨珍珠奉送的18K白金項鏈和墜子,然後工作人員當場在珍珠上打洞連上項鍊與墜子,把它放入了一個精緻的首飾盒子裡。
和張經理道別時,他略顯神秘地跟我說,我再給你們看些好東西。一邊說著,一邊快步走向一側用密封玻璃隔開的區域,名牌上寫的是「VIP區」。這次張經理取出來的是一顆金黃色的大珠。襯著金黃色的鍊子和式樣別致的墜子,它在四周光線的照耀下發出柔和但炫麗的色光。章經理把它捧在手裡請我太太這顆珠子和我太太在當時當地當場的燈光下形成了絕配:華麗而不外露,富貴而不張揚。雖然太太穿著普通的旅遊衫,但是在金黃色珠子的襯托下,似乎那身普通的衣衫也因此而生出了不凡的氣度。「這顆珠子我可以1萬5000元賣給你」。
「1萬5000?」我一下子心動了。
「這顆珍珠確實很配你的太太。這樣吧,你也是爽快人,我以1萬2000的價格賣給你們,算是交個朋友。至於怎麼走帳,那是我的事了,你們別對人說這件事就行了。」一邊說著,一邊把它放到了另一個精緻的盒子裡。1萬2000元,10萬分之一的生長概率乘以50年的生長週期,我怎麼能夠拒絕呢?
於是,我們的全陪導遊小劉為我們刷了2萬4000元的卡。於是,晚上我們住上了此行唯一一次的賓館豪華套間。
驗珠
回滬的第二天,我們在上海的大家庭有個每週一次的聚會。談起我們的八日遊,大家都要我把珍珠亮出來。父親看了一下說:「不錯,你們旅遊愉快就好。」小姊姊也隨聲附和。大姊夫沈默了一會說:「會不會是假貨啊?」
「怎麼會呢?」我激烈地抗議:「這可是在X省認可的放心消費示範單位買的。如果連它們都賣假貨,國家的信譽何在啊?」
「還是拿到老字號飾品店去驗一下為好。」大姊夫提醒道。
一直沒有吭聲的二姊夫開腔了:「我看還是別去驗了,不驗還挺高興,如果驗出是假貨,開心就變成糟心了。珠子蠻好看的。」
我為大家的懷疑態度略感不快,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決定對它們來個驗明正身。「老鳳祥銀樓」樓上曾經附設有檢測部門,可到了銀樓才被告知檢測部門已經取消,所有的金銀首飾檢驗都要到宜山路上的「上海市計量檢測研究所」去進行。據說,這家研究所出具的報告不但具有權威性,而且還可以作為法律證據使用。
櫃臺的兩位營業員熱心地抄給我檢測所的地址。大概是出於好奇,她們要求我把珠子也給她們看一下。
「假的!」兩位營業員不約而同地給出了判斷。「黑色的那顆是珍珠粉壓製而成的,金黃色的那顆是貝殼粉壓製,再經過鐳射鍍色的。」
我完全無語了,心中感到有些什麼東西開始坍塌。
計量檢測研究所的生意興隆,要排隊等候檢測。我把珍珠收據和身分證遞交上去以後,櫃臺後的女士冷冰冰地把東西退還給了我:「珍珠沒有發票我們不能驗!」
「這不是發票嗎?」我指著珍珠的收據條說。
「這只是收據,發票是另一張紙,正規商店賣出的物品都有發票,你的珍珠不是正規商店買的,因此我們不能驗。下一個。」
我在旁邊乾等了十幾分鐘,憤怒開始在我的身體裡慢慢積聚,心中那堆坍塌的東西把我堵得透不過氣來。
「我懂了!」我揚聲說道:「旅遊商店和檢測所就在同一條利益的鏈子上,旅遊商店賣假貨,檢測部門拒絕驗假貨。消費者拿不到證據,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於是旅遊商店可以繼續賣假貨,唬弄遊客。你們算什麼檢測部門啊?你們這兒不驗,我拿到美國去驗,我就不信我找不到一個講理的地方!」
聽到我這麼大聲嚷嚷,櫃臺後的女士有點慌了,說是請示上級,破例給你們驗珠。說實話,到了這個地步,我已經明白那兩顆珍珠鐵定有問題,但我依然想看看檢測所的權威報告。
付了200元手續費,又等了兩個多小時,我終於等到了檢測所出具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權威結論:兩顆珍珠均為海水珍珠,只是金黃色的那顆經過了染色處理。櫃臺後的女士還附帶告訴我,珍珠的鍊子和墜子沒有任何K金的成分。
「現在你有退貨的憑據了。」她這樣說。
是的,我是有退貨的憑據了,可我的心更沈重了:淡水珍珠養殖場怎麼產出了海水珍珠?
退珠
我和小劉原來約定回滬三天之內就把買珍珠的款項打到她的銀行帳號上,但這回我要失信了。我給小劉打了個電話,請她到我住處附近的肯德基餐廳見面。問清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小劉有些為難地說,這個地方太遠了,她住在郊區,要橫穿大半個上海才能到達。
「昨天我已經跑了整整一天,今天勞駕妳跑點路想必也是應該的。」我冷冷地回答。
小劉畢竟是一個老資格導遊,聽我這麼回答,連見面的理由都不問一聲,就簡短地答應道:「好,到時我們見面!」
我把兩顆珍珠的鑒定報告複本遞送給小劉的時候,她連眼睛都不朝它看一下,就直截了當地問:「東西帶來了嗎?」
「我把東西退還給你,你能把墊付的款項順利要回來嗎?」我問。
「沒問題!」她肯定地回答說。
事情到此本來已經了結,可我忍不住想對小劉說上幾句:「你們代表的是中國的旅遊業,掛著省裡認可的『放心消費示範單位』的牌子,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接待的又是旅居國外的華僑,雖說在商言利,可也不能睜著眼睛賣假貨呀。你們可以賣得貴,遊客可以買得貴,那是你情我願的事,但是你們絕不能賣贗品啊!如果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大可以要求這家商店買一賠十,證據都在我手裡,商家的官司是無論如何打不贏的。不過你放心,我是不會這麼做的,我只是希望你能把這類事情反映上去,不要讓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
聽到我不會進一步追究,小劉似乎鬆了一口氣,說:「現在電視臺對這類購物團產生的問題已經展開了討論,國家旅遊總局好像也在考慮取消旅遊購物團這種形式,不過最後的結論還沒有下達。」
聽到小劉的回答,我感覺自己似乎也鬆了一口氣:社會輿論對這類事情總算還有一個監督!但是,國家旅遊總局要考慮多久才能毅然決然取消旅遊購物團呢?在國家旅遊總局取消旅遊購物團以前,還會有多少海外華人會遇上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呢?又有多少海外華人會發現自己所買的東西可能是贗品呢?我不禁想起了那對在南京買了玉鐲玉珮的江西夫婦,作為加拿大的新移民,他們可能是花了很大一筆積蓄才買下了這對玉鐲和玉珮,每次看到這對玉鐲玉珮,勾起的想必是美好的回憶,每次戴上玉鐲和玉珮,心裡湧起的想必是溫馨的感情。
以上轉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