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總高齡醫學中心寫給怕老族的信

2012072712:08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2025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變成和現在的日本一樣,是個真正的「老人國」。 

當社會五分之一都是老人,會是什麼模樣?你,準備迎接老化了嗎? 
 
    臨床上,我接觸最多是50歲以上的人,包括你在內,可能再過十來年將進入65歲門檻,或許,你並不覺得自己老,但這就是「定義上」的老人。  

    在進入老年之前,你是否曾好好想過:要如何老去?是天天奔波在醫院,躺在養護機構由專人照料?還是盡情享受退休生活,到處遊山玩水?  

    根據研究,人在死亡前,一生中無法自理生活、需仰賴他人照顧的時間,平均長達7年多。試想一下,整整7年,?  A可能無法自己走路、自己上廁所或自己吃飯,生活大小事都要靠人幫忙,不只自己過得辛苦,照顧的家人也是身心俱疲。 
 

    門診中,我常看到很多罹患慢性病的長輩,很多人認為這「很正常」,反正人老了,功能樣樣都退化。我要告訴你:這個觀念是錯的!我們不要「快速老化」,而是要「成功老化」!  

    簡單地說,一個老人健不健康,不是看他得什麼病、或是醫院的檢驗數值最關鍵的指標是身心功能狀況,人老了還活得健康、有活力,生活有品質,,身分證上的出生年月日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我總是提醒周遭朋友,及早「儲存老本」,過了五十歲更需要警惕自己。醫生工作很忙,我儲存老本的方法就是,把運動「併入」日常生活,多走路、多爬樓梯,做好飲食控制,不攝取含糖飲料  

    如果你不想年老之後,天天看病吃藥,  

       第一要務就是,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及早鞏固「骨本」與「肉本」,因為走路變慢、走路不穩,多半和肌肉退化有關,練習能鍛鍊肌力的低阻抗運動,例如舉輕一點的啞鈴,適度的伸展,來保持良好的身體功能,避免骨鬆症與肌少症(sarcopenia),也就是避免骨質流失與骨骼肌的萎縮與退化。  

    第二是維持良好的心智功能,避免憂鬱、失智,平日多做一些腦力活動,學習新的事物,活潑使用大腦,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不要將自己侷限於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這都是活力老化的要件。 
 

    未來的510年間,整個醫療照護、長照、銀髮產業,都會因老年化有很大的改變。你會發現,往 後的 醫師並不只是看病與開藥,而是想盡辦法來維持你的身心功能、改善你的生活品質,台灣將發展出一個無縫(seamless)接軌的照護體系,不同健康狀況的人,都有適切的健康照護服務  

    面對人口的白髮化(greying),時間是毫不留情地流逝,你、我和政府現在就要共同努力,讓台灣成為一個適合高齡人口居住的「樂活社會」。  

    (陳亮恭口述,記者張翠芬整理)

以上轉貼欣賞~

目前聯合國對老人的定義是65歲以上算老人,所謂的中年是指38歲以後,但是最新的統計消息根據世界人口的老化人口愈來愈多,將來會變成50歲以後才算中年,退休的年紀也將延後退休.所以更是要好好的保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