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管婺媛╱臺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16日 上午5:30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都會區明星高中畢業生進入明星大學比比皆是,偏鄉弱勢家庭孩子只能咬牙在私立大學奮鬥。(呂家慶攝) …
中國時報【管婺媛╱臺北報導】
為讓台灣高等學府前進「全球百大」,政府每年補助評鑑優異大學,台清交更是年年榜上有名。不過,根據研究指出,台清交大新生,每年至少五成以上都來自建中、北一女等都會區明星學校。這些學生家境優渥,社經地位高,進入一流學府後又能獲得政府大量資源。反倒是家境清貧學子,擠不進台清交,只能讀私校、辦就學貸款,使得高等教育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慘況。
立院預算中心最新研究報告出爐,直指高等教育長期資源分配不均,不僅城鄉差距愈來愈大,也促使貧富差距、階級化問題日趨嚴重,導致「貧窮代代世襲」。
教育部自二○○五年起,推動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台清交大等名校幾乎年年上榜,獲得補助金額甚至高達上億元;相形之下,私立大學所得補助少得可憐。但就讀學費低廉公立學校的往往是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低收入家庭孩子卻只能進入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
報告指出,一百學年度中低與低收入戶學生比例最低的前五校,為陽明大學、台大、交大、中央、清大;比例最高的則為慈惠醫專、高鳳數位學院、和春技術學院、育英醫專、國立台東專校。陽明大學中低收入戶學生僅佔○.三四%,慈惠醫專則為八.六六%,兩者相差二十倍。
根據台灣大學的資料,台大學生有五十%以上是臺北人。從二○○八年至二○一二年,每年至少有五成七的新生都來自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中山女中、台中一中、成功高中、台中女中、雄中、武陵高中、雄女等十校。二○一○年這十校佔台大新生比例甚至高達六八.八五%。
報告指出,台清交等國立大學新生多來自都會區公私立明星高中,且多屬社經地位較高家庭的學生,社會上已衍生「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
既然政府分配教育資源不均,窮人家孩子只能「靠自己」;但隨著國內貧富差距越大,富人家庭跟窮人家庭所能負擔的教育成本,也「差很大」,窮人家庭能投注的教育成本愈來愈少。
以上轉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