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像一個人都不倒垃圾,最後臭到鄰居嗎?你如果嫁了或娶了個都不倒情緒垃圾的人,這跟家裡積放了很多垃圾是一樣的道理。「情緒垃圾」堆積起來害己又害人,因為沒有人喜歡看愁眉苦臉的另一半。
有三種人很少倒情緒垃圾:一是沒有安全感、害怕被拋棄的人,害怕講出情緒會惹對方討厭;二是道德約束感太強的人,認為我是什麼角色就應該做到哪些事,似乎一旦有情緒就代表他不夠道德、不夠完美;第三種是情緒發展還很不成熟的人,他壓根兒無法覺察自己有什麼「情緒」。
我建議大家,每天都應該隨手消化情緒的垃圾,一天花一個小時消化也不為過,可以寫寫日記、部落格、臉書或者冥想。問問自己:今天我醒著的十幾個小時當中,哪一個小時心情最低落,哪個時候最狂喜,我最理想的狀態又是什麼?今天有哪些事引發我想到人生未解決的弱點?哪些引發我還沒完成的夢想?我明天想要做些什麼溝通、跟我周圍的人表達什麼、我該怎麼表達?
別急著開口,先沙盤推演再談
即便是像心理醫師這樣比較熟悉語言操作的人,要跟另一半做重要溝通之前,也需要花時間用心思考。如果是很重要的溝通,最好不要急著開口,應該先稍微思考一下:這件事要怎麼做、怎麼講?如何把它陳述成自己的需求,請對方幫忙,幫忙之後我要回饋什麼?如何去區分彼此的界限?如何不去指責跟評斷對方應該如何?這些都需要思考。有時候一天想不出來,有時候甚至還要請別人幫忙想。大家可能會嘀咕:為什麼心裡的事情要這麼複雜。沒錯!心裡的事說穿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事,而人本來就是世界上最麻煩的一種東西。
要消化情緒的垃圾,必須先懂得如何「自我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自我覺察是知道:「對方說了哪一句話以後,我心情盪到穀底,」並且有能力繼續自問:「為什麼我心情不好,那句話有什麼問題?」
有天清晨,一位朋友一直打電話給我,說她快要被老公氣死了,現在想拿刀砍人,怎麼辦?原來是週日早上,她問先生今天要做什麼,先生答:「回我媽家啊!」這位太太說:「好不容易有個週末耶,小孩想去遊樂園。」先生又說:「你不知道我媽的感受嗎?跟你們在一起的一天,就是我拋棄我媽的一天。」
就是這句話讓她氣壞了。我問她:「我們好好想想,為什麼這句話讓你如此難過?它踩到你的哪一點?」
她的答案是「憤怒」。她認為:「我老公這樣說,不就代表每天跟我們在一起,他都是背負著罪惡感,不孝且不得已,我跟孩子都無法讓他幸福嗎?」
所謂覺察,就是把這些想法仔細的斟酌消化。若是跳過這個動作,太太想必會直接指責大吵,先生也搞不懂太太到底在氣什麼,只是直接認為太太就是討厭回婆婆家。
有效溝通是說出自己的需要
有時我會建議大家把情緒的語言仔細寫下來,然後思考:「他這樣說,我一定要這樣想嗎?有其他路可以走嗎?」在這位太太的情緒思考中,似乎每一句話都很恐怖、很傷人。但如果能找出其他的解讀方式,告訴先生自己真實的感受,尋求合作的方式,就有機會共同解決問題。
我們都需要培養「觀察自己情緒」和「面對自己恐懼」這兩個習慣,目的是修復內心的恐懼。一般人溝通時都會預設:若我坦白說出自己的弱點,對方會踩著痛處繼續攻擊我,所以害怕說出恐懼。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親密關係中,一個人如果誠實表達自己的恐懼,對方的攻勢往往會緩和下來。
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個人走在路上,被另一個人踩到腳,他氣得堅持要告那個路人。路人無辜的說:「我只是踩到你的腳而已啊!我也道歉啦,怎麼會有人像你這麼凶啊!」殊不知這個人會氣成這樣,是因為他的腳不久前受傷了,起了大膿包,但他穿著鞋子,外觀看不出來。一被踩到,弄破膿包,不僅疼痛難忍,還可能使傷口惡化潰爛,所以他才如此懊惱。問題是,誰知道他隱藏在鞋子裡的傷口和不禁踩的弱點呢?
我們無法控制別人永遠不踩到自己,但可以想辦法把腳傷弄好。常常觀察自己有哪些不經碰的弱點,嘗試去強化它,而不是一直責怪別人:「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怎麼可以踩我!」
有效的溝通態度是說出自己的需要,例如:「我希望你可以如此幫我」、「如果你願意,我會非常感謝」,而不去假設對方應該要滿足我們;不指責,但可以讓對方瞭解我們的感受。不過,也不能因為自己有此感受,就預設對方一定要配合。態度應該是:「如果你可以一起幫忙,我會好很多。」「如果你不能幫我,那我自己也會努力,但可能會恢復得比較慢。」經常做這樣的溝通,關係就不會像垃圾場了!
(2012-04 親子天下雜誌 33期 作者: 鄧惠文)
以上轉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