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洪素卿/特稿
從順丁烯二酸澱粉,到問題醬油、原料過期泡芙,當廚師變成魔術師、當料理家變成化學家,一個外食族一天三餐,很可能吃進超過一百種添加物,民眾對食品安全信心大失,「究竟還能吃什麼?」成為大家的共同焦慮。
專家呼籲,民眾宜利用食物風暴,重新思考飲食方式,「吃食物、不要吃不明物」,「吃便宜、但不能太便宜」,「吃原味、遠離重口味」,才能正本清源!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要自保,一定要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要去瞭解食物的內容物,不要吃不明物!」
什麼是不明物?許惠玉說,例如,很多人吃黑輪,卻不知道黑輪裏頭有甚麼;很多人吃魚板,卻不清楚魚板裡面有多少魚?因此,董氏基金會在這次的食品衛生管理法中推動修法,要求食品要全成分標示,比如說,不能只標起雲劑,而是要寫明起雲劑是什麼。
許惠玉更強調:「均衡飲食也很重要,不僅能均衡營養,也能分散風險。再好的食品,也不能一直吃、天天吃。」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建議,乾脆就吃食物、不吃食品,而且要學著吃食物的原味。他每天一定有一大盤燙青菜,只加一點鹽巴、一點油,就能吃到食品真正的味道。
此外,林杰樑說:「食物吃當季最好。」因為當季蔬果便宜,農夫不會多加農藥,上市場時,記得要挑選每個攤子都有賣的蔬果,因為那些既便宜又安全。
更重要的是,從小建立正確飲食習慣,如果從小就習慣了高油、高鹽、高糖以及重口味,未來就難改過來,也難怪現在很多疾病年輕化,那麼多人才二、三十歲就因為心血管疾病猝死。
以上轉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