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飲食迷思(三)!文/新谷弘實 醫師

2013070622:07
 
作者簡介:新谷弘實(Hiromi Shinya 1935-),發明了以大腸內視鏡切除息肉的手術方式,取代了傳統的開腹手術,他也從30萬名患者胃腸檢查的臨床結果與患者的生活習慣中,得到了大部分疾病都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的心得,並將此寫成了「不生病的生活(病気にならない生き方)」一書,此書在日本大為暢銷,其觀點也受到廣泛的討論。

迷思三:內臟手術後吃稀飯? 
事實:未充分咀嚼難消化!

有住院經驗的人大概都知道,醫院常讓住院病人吃稀飯,特別是剛接受完內臟手術的病人,「為了減輕胃腸的負擔」,伙食通常先供應稀飯,看起來似乎是為身體著想,其實是很大的錯誤。

我對剛接受完胃部手術的病人,一開始就供應普通伙食,為什麼普通伙食比稀飯好呢?只要了解酵素的作用即可明白,普通伙食的好處,是需要充分「咀嚼」,咀嚼可以促進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消化酵素,藉著咀嚼,酵素與食物混合,可順利分解食物,幫助消化與吸收

稀飯成糊狀,無需費力咀嚼即可吞嚥,由於未混合充分酵素,因此不易消化,反
而是需要咀嚼的普通伙食消化良好,形成了十分諷刺的結果,我有時在胃部手術的三天之後,就提供病人一般的壽司,但會叮嚀病人 : 「每一口要咀嚼 70 次。」
不僅限於病人,對一般人而言,充分咀嚼也可以幫助消化吸收,特別是沒有腸胃毛病的人,最好平常就養成咀嚼30- 50次的習慣。 

醫院伙食經常可見的另一個錯誤是「牛奶」,牛奶含有的主要養分有蛋白質、脂肪、糖份、鈣、維生素,由於富含人們普遍缺乏的鈣質,因此非常受歡迎,但事實上,說牛奶是最不易消化的食物絕不為過!

以上轉貼欣賞~

難怪腸胃科的醫生會說:拉肚子的時候要吃乾飯而不是吃稀飯,因為吃乾飯我們會咀嚼會有口水的充分混合食物,所以到了胃腸,胃腸的消化就不會吃力造成負擔.所以口水充分的混合食物再吃下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ㄛ.怪不得吃飯吃很快囫圇吞下的人一般都有胃病,是這樣的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