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瘀滯難消 靠中醫刮痧法

2014032922:15
 



氣血瘀滯難消 靠中醫刮痧法
【文提供/元氣齋出版社】

「痧」就是氣血瘀滯的表現
刮痧術在清代已盛行於民間,有些醫師也用於臨床,當時就有
邵新甫完成《臨證指南醫案》一書,其中即明確指出:「痧者
,疹之通稱,有頭粒如粟。」也就是說,刮痧之後,出現在皮
膚表面、如粟的紅點疹點,就稱為「痧」,或「痧脹」、「痧
氣」;但不是病症,而是一種毒性反應。


簡單說,「痧」是一種瘀結,「瘀」就是阻塞,也就是經絡氣
血阻塞不通,這些廢物或雜質經過刮痧後浮現於體表,如小米
狀,這些紅色的小點會連成一片,成紅色
或紫紅色的片狀,就
稱為痧。換句話說,痧就是無法消化的食物、營養素,或無法
排除的代謝廢物如淋巴液、細胞外液、組織間液等累積在一起
,經由刮痧而顯現於體表。

因為人體是由數以萬計的微小細胞所組成,細胞與細胞之間透
過血管、神經、經絡相互連結,當氣血運行不順暢時,就會凝
滯、瘀塞而形成「痧症」。此即「百病皆可發痧」之說。

就中醫理論而言,人體這個小宇宙必須與外在的大宇宙保持協
調才行,只要出現不協調就可能氣血瘀滯而致病。人體內固然
會因風、濕、火之氣相搏而為病,外在環境中,天有八風之邪
,地有濕熱之氣,人還會因飢飽勞逸不平衡而致病。一般而言
,人體最容易在夏秋之際,因風、濕、熱三氣交搏而引發「痧
症」,例如中暑會出現暑痧等。此將於「辨症」章中再詳細說
明。

中醫的基本理論是「不通則痛」,一旦氣血循環受阻即可成「
痧」,而藉由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積,氣血通暢之後即可消
除僵硬或腫痛。

刮痧要領
刮痧的方法隨人不同,但不論使用何種方法,都離不開下列範
疇:

1.選擇合適的工具(器具)
一般而言,凡是邊緣鈍而圓滑者均可,梳子、瓷湯匙、刮痧板
(材質也須講究)。但要注意厚薄與大小,太厚刮不出痧,太
薄容易傷及皮膚;其大小一般以小於成人手掌,容易抓握、使
力為原則。除了刮痧板之外,還要有藥水或潤滑油,才不會傷
到肌膚;潤滑物可選專用藥水,或綠油精、萬金油、嬰兒油,
或含紅花、川芎、當歸等配方的刮痧膏,或直接用紅花油、麻
油,甚至水也可以。

2.刮痧部位與順序
刮痧手法及操作順序各家不同,通常只刮覺得不適的對應部位
,譬如中暑或胃腸、腹部不舒服,就刮其相對應的部位,但大
多數都刮背部和四肢,尤其女士很少刮前胸;其他如頭頸部、
腹腰部等也可以刮。通常刮痧方向都是由上而下、由內而外,
單向順刮,不可來回重複刮。通常刮背部夾脊穴(或稱「督脈
」,或中樞神經)時,宜由後腦杓最突出的枕骨、大椎穴一直
往下。主風寒的膽經、膀胱經,則由雙耳背面的高骨刮到肩膀
。而刮腰部經絡主腎,刮上背部主心肺功能,下背部則主肝膽
脾胃。

3. 刮痧角度:
用手握著刮痧板,厚邊貼緊掌心、薄邊與皮膚成四十五度,單
向輕刮,不可成推、削之勢;若要刺激深部,可與皮膚成九十
度角垂直下壓,但時間不宜過長。

4.力道
刮痧的力度猶如中藥處方中的劑量,太輕或太重都不好;太輕
沒有效果,太重易使肌肉組織受傷。一般以用力均勻、適中,
由輕漸重,以能耐受的程度為限,一次的距離約刮五至十公分
即可,刮到顏色不再變,就可停止。

注意!刮痧的力道愈重愈好,也不是愈痛愈有效。力道大小還
有補瀉作用:一般而言,力量小、速度慢為「補」,力量大、
速度快為「瀉」;力量適中、速度適中或力量小、速度快,或
力量大、速度慢為「平補平瀉」。

5. 頻率:
刮痧頻率依需要及患者體質而有所不同,每次以刮二十至三十
分鐘為宜。初次刮痧不宜過長,且手法不宜過重,第二次刮痧
應間隔一至二週。

怎樣判斷症狀輕重
皮膚經刮痧後一定會出現紅色到深紅、紫紅,甚至紫黑、黑色
等反應,這些顏色代表不同意義:

1.潮紅色(鮮紅色)表示正常或病情較輕,因為正常皮膚刮拭
後一定會出現紅色的反應,那是皮下微血管破裂之故。

2.深紅色表示體內有輕微或較厲害的發炎。

3.紫紅色為瘀熱,也就是體內的氣不通或有組織發炎,身體容
易出現痠痛或僵硬。

4.出現青色為痰濕,身體容易感覺疲勞。

5.紫黑色為瘀滯,表示體內有毒素累積,微循環已出現障礙。

6.黑色表示有慢性病,可能常有腹痛困擾,或經常服用藥物。

7.如出現黑色泥狀物,表示病情非常嚴重,刮痧無法處理,最
好趕快送醫。

刮痧注意事項與禁忌
刮痧後最好先休息片刻(約十五分鐘),喝杯溫開水或薑湯,
以利體內之新陳代謝,切忌飲用冰水;也不要吃生冷、酸辣、
油膩之物,半天之後可適度飲用清涼茶水(如淡鹽開水、荷葉
茶、桑葉茶、菊花茶…等,但清涼絕非冰涼之水),有助於清
熱解暑,穩定情緒並調養生息。如有出汗應立即擦乾,注意不
要著涼。刮痧時或刮痧後二至三天會有疼痛感,那是正常反應
,不用擔心。若有短暫體溫增高現象也屬正常,除非發燒或覺
得很不舒服才要去看醫生。

注意禁忌:這些人不能刮痧
1.重病患者:如惡性腫瘤、糖尿病、心臟病、肝炎、急性傳染
病…等重大急病患者,應該立即送醫觀察並治療,以免延誤
治療加重病情。

2.有出血傾向者,如白血病、嚴重血小板減少等患者嚴禁刮痧。

3.皮膚高度過敏或皮膚病患者,如皮膚破損、潰瘍或有未癒合
的傷口,如青春痘、劣瘡、皮膚潰爛處,或有傳染性皮膚病,
均不宜在傷口處刮拭,以免傷口擴大或造成感染。外傷、骨
折者也禁刮。

4.年紀較大、體弱、孕婦、月經來潮或白帶較多、空腹時也不
宜。對刮痧沒有信心或過敏,以及飯前、飯後半小時內也禁止
刮痧。

5.體表有明顯大血管,以及眼睛、耳朵、鼻孔、舌、口唇五
官處、前後二陰、肚臍(神闕穴)處禁刮。但可以避開血管
,用點按等輕手法試刮;下肢靜脈曲張或浮腫者則用刮痧板
厚邊輕手法,從下向上刮拭。此外,對尿潴留患者只能以輕
力揉按推等平補平瀉手法處理。

本文出自元氣齋出版社《砭術》

以上轉貼欣賞~

   


  •   冠媽 於 2014-03-31 11:44 1F
  • 這個好
    不過圖好小
  • 版主於 2014-03-31 19:02 回覆
    冠媽晚上好~

    這個圖原先就是小~很抱歉~

    你可以上網搜尋新關係找有關刮痧介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