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願意幫我嗎?(下)

2013071911:46
 
夏天時,
外婆一聲「灑水囉!」大家立刻跑到河邊提水來潑灑路面。

人多好辦事,近十個人來回幾趟,
不只我們家門口,連遠遠的地方瞬時都灑上了水。
「啊,好涼快。」
鄰居都好高興。
可是,勞動還沒完。
「澆田囉!」
「洗澡囉!」

只要外婆一聲令下,水桶接力隨即展開。

從河邊到洗澡桶,大家排成一列,
把裝了水的桶子一個傳一個,洗澡桶瞬間就裝滿了水。

這對我們家親戚來說,是尋常光景,
但是外人看了一定大吃一驚。

小阿姨明子是我到佐賀以後才出嫁的,
小姨丈第一次陪她回娘家時的情形真的很滑稽。

小姨丈在都市長大,外婆要他把洗澡桶加滿水,
他到處找不到水龍頭,不知所措地站在那裡。

我看不過去說:
「姨丈,這裡啦!」 
我帶他到河邊。
「啊?要從河裡提水?」
光是這樣,就已夠讓他吃驚的了。

開始水桶接力後,更叫他直翻白眼。

可是,和大家一起做著做著,他似乎做出興趣來了,
不停地跟我說:
「昭廣,這好像在露營。」

那時我心裡還在嘀咕,「他說什麼呀」,
可是現在回想起來,
在外婆家提河水洗澡、生火煮飯的生活,
真的每天都像在露營。
如果想成每天都過著戶外生活,確實很快樂。

年底的搗麻糬大會,更是姨丈們的受苦日。

外婆認為,
十二月二十九日搗出來的是「苦麻糬」,不可以;

三十一日搗的麻糬,
又會變成「一夜餅」,不吉利
(編注:因日語「九」的發音跟「苦」一樣;
三十一日隔天就是新年,所以會變成只隔一夜就過年),

所以堅持要在二十八日這天搗麻糬,做鏡餅。
要搗全家人吃的分量,總共要搗五臼。

外婆前一天就買好糯米,
當天早上四點鐘起床把糯米炊熟。
終於要開始搗麻糬了,搗杵的工作當然非女婿莫屬。
「嗨!」
「嗨!」
外婆俐落地加水、翻轉麻糬。

姨丈們配合時機,你一捶、我一捶,合力搗好五臼的麻糬。

在那個時代,鄉下地方自家搗麻糬做鏡餅的家庭還很多,
都市的家庭大概沒有場地可搗,幾乎都是買現成的。

姨丈們做完不習慣的重勞動後,一個個筋疲力盡。
多日不見的阿姨們,
則一邊把搗好的麻糬揉成圓圓的鏡餅,
一邊熱鬧敘舊。

只有我母親忙著中餐館的工作沒有來。
表兄弟姊妹也都到齊了。
「媽,弄髒了,幫我擦擦。」
「媽,跌倒了,幫我呼呼。」

看到他們向母親撒嬌的模樣,我忍不住思念起母親。
「昭廣,過來吃啊!」

阿姨把剛做好的鏡餅灑上炒熟的黃豆粉遞給我,我沒伸手。
「我不想吃!」
我衝出家門,一路跑到河邊,蹲在地上哇哇大哭。
「媽,妳為什麼不回來?別的阿姨都來了!」

我邊哭邊對著河水大喊,旁人看了或許覺得我很可憐。
可是外婆卻對我說:
「昭廣,過來幫忙。」
要我陪她把剛做好的鏡餅分送四鄰。

搗麻糬雖然熱鬧快樂,但這回憶還是微微帶點苦味。

本文摘錄自:《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