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酸逆流先調胃氣 飲食3原則

2012123018:40
 

俗稱火燒心的胃酸逆流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通病之一,中醫認為,胃酸逆流主要原因是「胃失和降」,又分為脾胃燥熱、受寒兩種,因飲食失節、勞累過度、壓力纏身導致胃氣上逆、升降失序,從而產生燒心感、泛酸及吞嚥不順等症。醫師建議,要根除此症,宜從控制飲食、調養胃氣下手。


▲ 中醫認為,脾胃因燥熱或受寒,是引起胃酸逆流的主因,要根除首重調養胃氣。

 

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周威宇表示,胃食道逆流在中醫的治療上,首重在疏肝理氣,使吞酸燒心的症狀減緩,再繼以滋陰養血、益氣溫陽之法調養胃氣。針對如表淺性胃炎肇因的胃熱,可施以半夏瀉心湯、清胃散,能調和胃腸功能,健胃,抑菌消炎,增強免疫功能。而胃寒症狀,則用黃耆建中湯,有強心、緩解平滑肌痙攣、舒緩胃酸效果。

若是胸口灼熱感明顯,可加黃連、蒲公英等清熱之品,胃痛較重者可加強川楝子、大腹皮以通便消脹,大便不通則加大黃、枳實以行氣通便。周威宇醫師進一步強調,本身有胃食道逆流症狀的民眾,除了應即早就醫,依循醫囑治療外,日常飲食習慣宜養胃氣,可從3點原則下手。

第1點:早餐應吃熱食

中醫學說的胃氣,其實是廣義的。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後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因早晨初醒,夜間的陰氣未除,大地溫度尚未回升。體內的肌肉、神經及血管都還呈現收縮的狀態,假如這時候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體內各個系統更加攣縮、血流更加不順。

也許剛開始吃喝冰冷的食物的時候,並不覺得胃腸有什麼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齡漸長,大便容易開始變稀,或是喉嚨老是隱隱有痰不清爽、時常感冒,或小毛病不斷,便是傷了胃氣,降低身體抵抗力的原故。 

第2點:飲食忌炸、過辣、過酸、過甜

平日少吃油炸食物、辣椒、太酸、太甜等,以免加重胃酸逆流的發生。對不易消化或容易發脹產氣的食物如粽子、米糕、根莖類、豆類等食物,應多咀嚼再嚥下,或少量攝取。

另外,勿吃滾燙食物,或是太多冷食物,以免刺激胃部。因為上班忙碌,吃飯時總是草草了事,迅速「扒」光的人,也要改掉壞習慣。最重要的是避免晚睡,以免讓胃消化能力變差,宜在晚上12點前就寢。

第3點:食補首選平補養氣

平日建議可以多吃些蓮藕湯、五穀粥,可修補胃壁的潰瘍或發炎。若是像近日氣溫驟降,要養補胃氣,首選平補。如添加芡實、蓮子、淮山(山藥)、茯苓等組成的四神湯,便適合養胃氣。但市售四神湯通常會添加當歸泡米酒,用以將藥氣向上提。雖增添了口感,然裡面仍含有酒精,對脾胃有害不宜過度添加。


以上轉貼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