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缺乏勇氣是誰的問題?輔仁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卓妙如針對臺北市國小4到6年級學童進行勇氣特質調查,發現北市9成學童缺乏勇氣,推究背後原因,7成家長不敢讓孩子嘗試挑戰機會,過度保護,導致孩子喪失自我肯定能力。
輔仁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卓妙如與臺北市教師會針對臺北市617位國小4到6年級學童進行「兒童勇氣特質」調查。結果發現,9成學童面對難題時,不敢勇於面對,選擇消極處理。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現代孩童普遍缺乏冒險精神,這是從上到下的結構性問題。除了家長因為少子化而過度保護子女外,學校也缺乏相關勇氣訓練課程,擔心一旦孩子出狀況,後果都得由老師負責。
謝國清建議,家長可從生活中鼓勵孩子獨立,例如到社區商店買東西、主動問路,協助培養勇氣。學校舉辦校外教學或相關活動時,只要事前做好安全溝通,家長也應鼓勵參與。
培養勇氣非少數人專利
卓妙如指出,7到12歲是孩子勇氣性格養成的關鍵,家長應把握機會進行「勇氣教育」。她表示,「勇氣」對孩子來說只是抽象名詞,孩子並不容易瞭解真正涵義。家長可透過談話瞭解孩子日常生活遭遇問題,提供孩子如何面對的方法。
輔導老師協會常務理事廖述茂表示,台灣教育體制從小強調智育,舉凡演講比賽、繪畫比賽、模範生選拔,似乎只有尖端前幾名學生才有資格站在臺上,久而久之,多數學生少有機會發揮勇氣特質。
直接告知結果阻礙學習
廖述茂表示,老師家長往往不鼓勵孩子犯錯,將問題簡化,直接告訴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導致學生未來在面臨重大抉擇時,態度趨於保守,擔心「犯錯就完了」。
廖述茂帶高中學生到偏鄉從事志工服務,許多家長常反映「孩子還太小」,其他老師也會善意提醒,勸他不要拿退休金做賭注。廖述茂表示,大人不能只告訴孩子「這樣不行」,應該教導孩子「為何不行」,面對問題時該如何解決。
以學生常見的小團體為例,廖述茂表示,許多校園霸淩現象來自於學生不敢對同儕說「不」,害怕得罪朋友而一味盲從。他表示,人與人關係本有親疏,老師不必擔心學生的小團體現象,而是要教育學生,不該因私人關係影響對公共事務決策的喜好,如選班長應該選合適的人,而非關係比較親密的。
南投縣教師會理事長王汝傑表示,孩子缺乏勇氣,問題不在孩子身上,是大人從來不給孩子訓練勇氣的機會,孩子從小到大缺乏經驗,面對挑戰時自然感到害怕。
過度保護難知真實狀況
王汝傑表示,許多父母擔心治安太差,孩子越來越少有機會獨自在外玩耍。不小心在學校跌倒受傷,家長卻先怪罪學校,導致學校舉辦任何活動都得以安全為優先考量。
王汝傑指出,家長的過度保護也延伸到學生課業,許多老師出的作業、科展作品、美術繪畫,老師們仔細一看,不難看出家長參與的痕跡。王汝傑表示,許多家長會到坊間買習題解答,在家中替孩子對答案。老師批改作業時,因為答案全對,難以掌握孩子確切的學習情況。
王汝傑建議,家長輔導孩子課業時,只需關心孩子「有沒有做」,不需關心孩子的答案「正不正確」,過度要求完美將導致老師難為。
調查指出,近8成學童分配工作時,喜歡挑簡單的做。謝國清表示,許多孩子從小在家沒有養成做家事習慣,到學校分配工作時,樣樣都不會,只好挑簡單的做,他建議家長平時就得要求孩子,培養基本能力,從做家事開始。
以上轉貼欣賞~